(五)要注意互帮互助
这是很自然的事。“来而不往,非礼也”,自己有困难,可以求人帮助,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也应该主动帮助他。可以说,一个不善于帮助别人的人,向人求助的效果是不可能永远理想的。有的人有事有人,无事无人,求人办事春风满面,别人求来冷若冰霜,登门求助一口甜言蜜语,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甚至不是旧交硬拉友情,像林十娘同蔡九攀亲戚一样,而一旦别人求上门来,则避之犹恐不及,这种自私自利的小人终究是要被世人唾弃的。我们如果平时经常注意主动关心、帮助别人,一旦自己有事,肯定也能得到别人帮助的。
那么,当别人有求于我们的时候,我们在应答对方的策略上,又有些什么讲究呢?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情接待上门求助的人,首先从精神上给人以支持和帮助。
俗话说:“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自尊心,不到难处是不会轻易开口求人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别人向自己求助的时候,就决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给对方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接着要细心体察对方的情况,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特别是如果我们手中掌握着某种权力,更要对求助者谦和热情,因为只有浅薄的人才会自以为高人一筹,对求助者漫不经心,爱理不理,冷眼相看,甚至不肯放下手中的麻将扑克牌。“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
2.要认真听取对方的具体要求,冷静分析能否给对方帮忙。
对求助者在态度上要热情,在谈吐时要以礼相待,这是起码的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毫不加以分析,对什么事都大包大揽,一口答应包办。相反,在耐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和要求的同时,我们要冷静地分析三个问题:一是对方的要求是不是合情合理;二是如果对方的要求合理,我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否给予帮助;三是如果我们能给予帮助,估计可以把事情办到什么程度。任何事情都有个标准,对别人的求助,我们首先要有政策、法律、道德上的是非标准。如果对方要求我们去干违法乱纪,有伤道德人伦的事,例如窝藏罪、转移赃物、毁灭罪证,作伪证、开假发票、助拳、打人等等,是绝不能接受的。一般说来,分析是决定能否给予帮助的前提的必要条件。
3.对于不该帮助和不能帮助的事情,要耐心向对方作毫不含糊的说明。
对于求助的人,硬生生地顶回去是失礼的。即使对方提的要求明显违反党纪国法,我们也有责任耐心向对方说明为什么不能这么办,不仅自己不能帮忙办,还要劝对方悬崖勒马,停止犯罪活动。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别人提的虽然合理,却不是我们能力范围内能够给予帮助的。这就更要诚恳地向对方作解释,求得对方的谅解。在此基础上,还要设身处地为对方出主意。或者推荐另外有可能给予帮助的朋友,或者指点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都是间接给予对方帮助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当我们自己实在无法帮助人家的时候,一定要立即给予明确的答复,不要让对方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这里所说的“明确”,不是语言生碍。话不妨说得科学委婉一些,但意义却决不能含混。我们不能在对方的强烈要求之下,为寻找脱身之计而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什么“我再考虑一下”,什么“到时候再说”,什么“研究研究”,都是会误事误人的话。相反,我们要告诉对方:“对不起,这件事我确实难于办到。”这样,对方会更积极地去寻找新的途径,而对于我们来说,客气地拒绝了人家,一般不会招来非议,反而能给人一种实事求是的印象。
4.对于应该而且能够帮助别人办的事情,要尽心尽力去办,切不可敷衍了事。
回答别人“我尽力去办”,这是一种承诺。人生在世,应该重然诺,言而有信。例如亲友急需一些现款,我们即使手头拮据,也应设法帮助筹措;邻居出差需要我们照看孩子,我们尽管繁忙,也必须给予协助;同事要求我们代班做事,我们宁可少休息一天,也不宜借故推诿。要知道谁都会有难处的,在别人有难处的时候不挺身而出,自己有难处时又怎么好意思开口呢?当然,亲友托办的事也未必能件件办得圆满,但只要我们尽了心,尽了力,即使对方一时不够满意,自己也能问心无愧。况且事久见人心,只要亲友能通情达理,日后总是能够谅解的。
总而言之,不管是求人办事还是帮人办事,热情诚恳、达理通情是第一要点。在社会交际中,迈出这关键的第一步,我们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