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礼仪观

树立正确的礼仪观

  我国是一个重视礼仪、讲究礼仪的国家,伴随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了反映我国人民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礼仪观,这里面闪耀着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灿烂火花。

  (一)礼仪是礼义的体现

  礼仪一词,若细加研究,应当包含礼与仪两个方面,礼是礼义,是一种主观道德观念,仪是反映礼义的仪式仪节。礼仪产生于义而合乎仪,故称礼仪。古人将礼仪作为一个名词并提,实在是包含着十分深刻的思想内涵。礼义是实质、礼仪是外显形式,是礼义的体现。人们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这些外显行为,均是人的内心思想体验的具体体现。将礼与仪相连,将仪与义相表里,充分反映了古人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眼光。

  (二)礼仪要恰当、适宜

  古人重视礼仪,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因为礼仪讲究的是为人处事均要适宜。“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和”,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适合、适当、恰到好处。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即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贵。过去有作为的君王治理国家,大事小事都做得恰当。

  那么,为什么要讲究“和”呢?因为作为礼的主体的人并不是单个地存在于社会上的,人具有群体性,这种群体性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按他们在社会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及某种社会秩序共处,以协调相互间的利益及其关系。“礼”是这种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要求人们承认现存社会在政治、伦理、利益等各个方面的层次划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秩序系列,也要求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所谓“和”就是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相适合、相适当、恰到好处。《礼记》中,将礼的这种规范作用表述得十分清晰,“礼义开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我们倘若撇去封建礼制的不合理内容,而从礼对社会的稳定和所起的作用看,确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三)礼仪有益于规范、协调人际关系

  礼仪对个人的品德修养意义重大,对于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十分重要,“凡民之事,莫不一出于礼”。在“孝慈、友悌、忠信、仁义”观念的指导下,礼仪对社会中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都一一有所规范:儿子待父母应“敬爱而致恭”;学生对老师和朋友应“隆师而亲友”;晚辈对长辈应“老者孝”,对幼小孩童应“幼者慈”;与人相处应宽容礼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日容貌态度要端正庄严,“居处恭”;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执事敬”;对别人忠心诚意,“与人忠”;待人处事要讲究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地位高的人相处,不可太随便,与地位低的人相处不可不尊敬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必要的礼义观念及准则,才使人们在社交往来中,有礼有节,友善相处,求得“人和”。我国素有尊师的好传统。在古代,师的地位是与君、父并列的。《礼记·学记》中说:师虽无血缘关系,然而没有老师,五服之内的血亲就不易和睦。明末顾亭林曾对此作过解释:“父子之亲,长幼之序,男女之别,非师不明。教人以礼者,师之功也。”因为尊师,弟子对老师的礼规也特别讲究。平时弟子要按照服侍父亲的礼节服侍老师的起居。比如,吃饭时,弟子要等老师吃过饭后才能吃。老师死后,弟子要穿素服加一麻带,“心丧三年”等。宋代游酢、杨时两人为求明师,去见理学大家程颐,不巧程颐正坐而假寐,两人便敬立门外,不去打扰。这时天上下着大雪,待程颐醒时,门外已雪深一尺了。游酢、杨时两人站立雪中,厚厚的积雪已深没到膝。这就是著名的典故“程门立雪”的故事。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