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编一本《中国气功精选》,现经《中华气功》杂志社诸位同道的首肯,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近几年出版了不少汇萃气功理论及功法的书籍,对于气功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气功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现在看来,这些书还有种种不足之处,概括起来,一是失之千浅,所介绍的功法大约都是初级的水平,按照道家内丹术的说法,属于筑基的功夫;二是失之于窄,近几年兴起的藏密气功和道家内丹术的高级功法少有介绍,有关修持的理论也少有介绍,因此难以反映中华气功的全貌。
为了使选本更精采,也为了更适应气功爱好者的需要,我在编选时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要从更广阔的层面反映气功的全貌。这就好像从飞机上鸟瞰大地一样,所看到的田野、河流、森林、山脉是一个整体,是一幅协调的图画。同样,以此宏观的方法,就能看到各流派气功以及人类修持行为的整体、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二是从更深入的方面反映气功的心法,介绍定慧双修、性命双修的高层次功夫。因为这几年大家都从要求强身健体逐渐深入到智慧和性命的深层,这些功夫是能够帮助读者升堂入室的。
按照这两个原则,我首先选入的是俸怀邦先生的一系列探索佛教修持原理的文章。俸先生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深入浅出。他虽然主要谈的是佛学唯识理论的最深层,但却不晦涩难懂;虽然很少介绍具体功法,但却疏通了气功修持行为的理路,实在是难得的大手笔。尤其是他设计的识缘表和定慧双修表,读者细细琢磨,对于修持有莫大的好处。
在筛选各派功法时,我尽量不选社会上已经流行的,而且那些大同小异、特色不明显的也不选。所选入的功法,虽然尚不大为人知,但确有特色,又便于读者学习。如朱崇奎先生写的《太上无心神诀》,被露了诀与咒的深刻内涵,一泻咒与诀具体修法的千古之秘,实在是功德无量。又如梁光祥先生写的《中华明镜功》,融合佛道两家法门,强调心传法(师傅给功),慧修性命,是高层次的功夫。再如金明真先生写的《金字塔修持大法》,介绍了他们研究金字塔修持方法和功效的初步成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试,借金字塔结构聚能,快速提高自己的功能功力。其它如莲花玄功、玄门胎息功、封穴固气秘法、睡禅正修法、人体生命数字功等等,都各有特点。佛、道、儒、医、武,样样俱全,内容丰富,各擅其长,足以让读者一睹为快。
民国时代的赵避尘先生(号千峰老人,北京昌平人),为道家龙门派十二代传人,得伍柳丹法的真传。其著作《性命法诀明指》开千峰先天派金丹大道,是为一代影响较大的丹道流派。他的亲传弟子牛金宝先生所写的“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法诀”,详细介绍了目前极为少见的道家先天派金丹大道的上层功夫。牛先生以亲身体验写就,一泄千古之绝学,绝无空淡理论之隔靴搔痒。是好道之士难得的机缘。
近几年来,国内掀起藏密热,不少人纷纷赴雪山异域求法,使藏密这一神秘的气功流派逐渐为世人了解。为此,本书选入了一系列介绍藏密修持理论和功法的文章。其中的邱陵先生就是研究藏密的专家。他的一系列著作在国内极有影响。本书选入他的几篇文章介绍了即身成就的破瓦法,还介绍了藏密的最高成就一大圆满心髓。邱陵先生还结合国外现代科学研究,介绍了神秘的内光和外光。他的一系列文章资料详实,行文简炼明晰,对于丰富读者理论、开阔见识都是极有作用的。
为了帮助读者掌握气功治病之奥秘,本书专门编气功疗法一卷。其中郭志辰先生的《十五种外气疗法述要》是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前几年,郭先生因创编动意功而名躁全国,近年来又在精神病治疗方面有所成就。他所介绍的外气疗法,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实用价值高。读者只要细心体会,不难学到许多实用的治病方法。读郭先生的文章不仅在治病心法上大有收益,而且能够学到他那种契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本书还选入了一些谈练功体会的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谈练功中出现的各种玄境以及初涉门槛的经验体会。其中许多作者都谈到了性光的显现。性光显现是性功初证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功夫能否深入的一个关键。过去求道之士视为千古之秋,绝不轻传。这些文章因为是作者的亲身体验,所以也就谈得非常的具体,对于读者来说,是有相当借鉴意义的。不过,性光是练功到一定阶段自然显现的,它是从有为入无为、后天返先天的过程中自然得来的。这个过程可以比喻为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而不是着意追求的结果。还有些作者介绍了小周天、得丹、结胎、身体腾空等等体验,都是十分宝贵的,也是气功爱好者高兴读的。不过,气功境界之高深莫测,实非语言能完全表达,读者还必须自已在练功中去体验。
以上简要介绍了一些重点文章,说得太多难免有王婆卖瓜之嫌。究竞能否实现编者前述的两个原则,最后还得请读者去评价。
中华气功源远流长,它不仅仅是一种健身的手段,更重要的它是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其中关于心性修养的学说,可以说是儒、道、释三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一脉传承的心性智慧。它不仅有着哲学思辨和文化建树上的意义,而且也是健康和完善人格、超越生死、把握永恒的人生智慧。无论从文化意义上,还是现实意义上,都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决不可弃瑰宝如弊履。
选编本书的初衷,是为气功慧光之发挥,为读者学功之助力尽一分心意,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当是编者莫大的欣慰。
编者199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