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穴法(审穴法)

第三节定穴法(审穴法)

取穴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着疗效,《标幽赋》中说:“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说明正确取穴的重要性。定穴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尺度标准:古书所载测定穴位所用的尺度,并非使用一定的度量工具,而是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将共某两点之间的长度或宽度折作若干等分寸,作为量度穴位的标准。一般可分为中指同身寸法、一夫法及折量寸法三种:

(1中指同身寸法:是取患者中指第一指间关节与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头之间的一段距离(中指与拇指屈曲成环形)当作一寸,这叫做中指同身寸(图2-1)。本法多用于度量穴位的纵横距离间的标准。如背部大杼穴去陶道穴外侧一寸五分,即指中指同身寸而言。有时也适用于度量四肢穴的纵距离。

②一夫法:即横指寸法。将食、中、环、小四指相并,其四横指之宽度,称为一夫,相当为三寸(图2-2)。多用于审定小腿穴,下腹部穴直寸的标准。如犊鼻下一夫(四横指)取足三里。

3)折量寸法:又名等分法,古称骨度法。即根据身体的胸腹等不同部位或区,将其设定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折为若干等分段,以其中的一段即为该部位的一折量寸,简称一寸。审定头部、胸部、腹部、上肢和下肢等穴位时,多用本法。如两乳头之间折做

八寸,用以审定胸腹部穴位横距离间的尺寸;胸骨剑突尖至脐折做八寸,用以审定腹上部穴位的纵距离间的标准;脐(神阙)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折做五寸,用以审定下腹部穴位的纵距离的标准。前臂时掌侧横纹至腕掌侧横纹折做为一尺二寸,用以审定前臂掌侧手三阴经穴位的纵距离标准等。

2,体表解剖标志:一般说来,穴位多在骨旁陷处,两骨相接的“宛宛”中,或肌腱分肉之间,或皮肤横纹之端。因此,定穴多依据体表解剖作为标志。

(1)依据骨突作为标志:如颈、胸、腰椎棘突用以审定背部、腰部穴的纵距离间的标志。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穴,在十四椎(第二腰椎棘突)下取命门穴等。其他如内踝直下方取照海,外踝直下方取申脉等。

(②依据皮肤皱襞作为标志:如肘掌侧横纹桡侧端定尺译,尺侧端定少海,腘横纹中点定委中等。

(3)依据肌肉与肌腱间作为标志:如内关在前臂掌侧面,腕掌侧横纹上二寸两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④)依据耳、鼻、口、眼等器官作为标志:如在耳屏前方的听宫,鼻孔外侧的迎香,眼内眦鼻侧一分处的睛明等。

3,依据某些特定体位或姿势作为标志:例如,在直立两手下垂于大腿外侧时,手中指尖到达处取风市;两手拇、食指张开作交叉姿势,在食指尖到达处取列缺;手五指合并,搭于对侧肩上,拇指靠近颈根时,中指尖到达处取肩井等。

4.依据指压或针刺时的感觉作为标志:这种方法只适用手成人,且限于精神正常和无知觉障碍的患者。即用手指按压穴位或针刺时是否“得气”(即出现痠、胀、麻或触电样的感觉),作为定穴的方法。如按压小海穴时,可麻到小指,重按风池穴,本侧或对侧鼻腔可感觉发痠,如针刺准确中穴时,在一般情况下都可出现或废、或麻、或胀的感觉,且多向一定方向放散;如针风池穴,感觉可达至眼内;针迎香穴时使鼻内痠胀;针听宫穴时,感觉可达耳中,针合谷穴时,感觉可下至拇食指端,或上达肩部,甚而达至面部,针环跳穴时,麻或触电样感觉可放散至足趾;针关元、中极穴,感觉可放射至阴部。在临床上,不仅根据这种指压或针刺时所出现的感觉作为审定穴位准确与否的参考,同时也常作为预计疗效的参考。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