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梅花针疗法
这种疗法是用五至七枚钢针固定在针杆的一端,术者持其另一端,根据疾病的不同,在病人的一定皮肤区域向皮肤进行弹刺性叩打的一种疗法。这种疗法是根据《灵枢·官针》篇“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的记载发展来的。
1.名称与工具:本法由于使用丛针(五至七枚),故有梅花针或七星针之称。由于这种针法仅浅刺于皮肤上,故又称为皮肤针。又因适用于小儿,故又称小儿针。
目前所用的工具,一般采用钢针五或七枚,捆在一起,另外将筷子(约25公分长)细小的一端钻成一个小孔,再把捆好的针束插入孔内,加以固定,即可使用。此外目前市售用塑料制成的针具,即用针五至七枚固定,形如莲蓬样的一端,也很适用(图3-28)。另外还有一种滚针筒(图3-30),他的优点是刺激面广,刺激量均匀。
2.持针法及手法:右手握住针柄后段,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用中指与拇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图3-29),这样就可以充分地灵活地运用手腕弹力,便于针刺。
叩刺时,针尖与皮肤垂直,针尖触及皮肤后,立即迅速弹起。这样可发出短促的“哒哒”弹刺声音,并且在针刺以后皮肤不易出血,针孔也易闭合。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刺激的强度,可根据病情的轻重及部位的不同,分为轻、中、重三种。如在眼周围部以及对小儿等宜轻刺,而病变区域则多重刺。
3.治疗部位:
(1)辨证按部位选用法:主要是根据病变部位,选取一定的叩打部位。现将各个系统疾病治疗的基本部位介绍如下:
消化系统疾病:取胸背、腰背、低部、颌下部、腹部、胸锁乳突肌。重点刺胸椎s2两侧及腹部。
呼吸系统疾病:取胸背部和后颈部、前后肋间、气管两侧,剑突下、部。重点刺后颈部及胸椎两侧。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取腰背、骶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腹股沟。重点腰背、低部及腹股沟。
循环系统疾病:取后颈部及腰背、部、乳突区、前臂掌侧面。重点刺后颈、部。
新陈代谢疾病:取胸椎~腰背部及部、小腿内侧。重点刺胸腰背部。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取后颈、骶尾部,乳突区、腰背部、前臂掌侧面及头部。重点刺后颈、低、尾部。
运动系统疾病:取脊柱两侧。病在上肢的,重点刺胸栓两侧及患部:病在下肢的,重点刺腰背、骶部、臀部及患部。
皮肤科疾病:病在上肢的,取后颈部,胸椎1两侧及患部病在下肢的取腰背、部及患部。
五官科疾病:重点取后颈部。眼病加刺眼区及部,鼻病加刺鼻部,耳病加刺耳区周围,咽喉病加刺颔下部。
(2)辨证循经及穴位选用法:根据辨证,按证属何经,即在其经肘、膝以下的经线上叩打。或取针刺有效穴位,在穴位点上进行点刺。例如胃病,可取胃、脾、心包三经肘、膝以下的经线进行叩打,也可取足三里、中脘、内关、胃俞、脾俞等穴,用梅花针点刺。
(3)局部选用法:就是在发病部位的局部进行刺激的方法例如关节炎、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扭挫伤等,除叩打脊柱两侧有关部位外,重点叩打患部。
(4)重点治疗部位选用法:就是在脊椎两侧,根据病人所述或医生指压所发现的、痛、胀、麻的异常感觉,或局部出现结节状及条状硬物等处,进行重点叩打。
以上四种配选治疗部位方法,一、二法主要用于治疗内脏器官病证以及全身性疾病,三、四两法多用于对症或局部治疗。
各刺激部位示意图参阅图3-31~3-33。
4.适应范围:本疗法的治疗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症均可应用。其中对头痛、近视、胃肠疾病、高血压、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局部皮肤病等疗效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