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刺禁
刺禁是不宜针刺的意思。这是古人在临床用针治疗中,由于发生医疗事故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灵枢·终始》说:“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指出大怒、大惊、过劳、过饱、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应该在解除这些情况以后,再予针。当然急诊病人例外,可以灵活掌握。
关于禁针的穴位,古书记载的很多,但各书记载又颇不一致。《针灸大成》将脑户、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神道、灵台、膻中、水分、神阙、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阴络、青灵、乳中等穴列为禁针穴,虽然脑户之内有延髓;幼儿囟会之下有大脑;神道、灵台之内有脊髓;水分,鸠尾之下有胃肠;气冲、箕门、冲阳的附近有较大血管;云门之内、肩井之下有肺脏等,但是如果不用长针深刺,粗针乱捣,是可以避免发生危险的。再如承泣虽然直位眼球下方,但如掌握好针刺方向和深度,也没有刺伤眼球的可能。又如合谷三阴交,虽然孕妇针刺或可使子宫流血或者流产,但如掌握针刺时机和适当的针感,也可以避免的。总的来看,古书所列的禁针穴位,乃是由于针刺不当,根据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结论。近代临床实践表明,人体所有的穴位,除去如神阙、乳中等穴位,根本不宜针刺而外,是都可针刺的。关键在于既要虚心谨慎,认真负责,又要熟练针刺手法操作和正确掌握针刺深度及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