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补泻手法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之所成,正虚邪实,荣卫失调,气血失宣,乃是中医病因、病机的总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大法。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载:“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这既说明使用针刺的方法,能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调和营卫、宣通气血的目的又可认为从《内经》以来,补泻就认为是针法的主要部分。
针刺补泻的方法很多,其中有疾徐、迎随、提插、捻转、呼吸、开、十二时等补方法。到了明代手法操作益繁,而且有将多种补泻操作混合并用。兹选择其具有代表性的手法操作,分述如下:
1.基本补泻法:此法是将针刺入穴内,只用简单的手法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目的的方法。目前尚较常用的有五种
(1)迎随补泻:《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间,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这说明追顺而随之为补,逆迎而夺之为泻的意义,这是补泻的总则。其具体操作时,如《灵枢寒热病》篇所载:“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又如《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所载:“要知经脉之往来,所谓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得气以针头逆其经脉的所来,动而伸之即是迎,以针尖顺其经脉之所往,推而内之即是随。故经云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就是说,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如下的手法操作,以行迎随补泻。
补法:针尖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推针向内以补正气的方法。如针手三阴经穴,由于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所以在得气以后,将针尖顺着经脉走行,亦即向着手的方向,推转向内,即所谓追而随之,为补;如针手三阳经穴,则针尖向着头的方向为补。
泻法:针尖逆着经脉循行的方向,转动出针以泻其邪的方法。如针足三阴经穴,由于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所以在气至之时,将针尖逆着经脉走行,亦即向着足的方向,转动针体向外退出,即所谓迎而夺之为泻;如针足三阳经穴,由于足之三阳从头走足,则针尖向着头的方向退针为泻。
(2)捻转补泻:捻转补泻早见于金元时期,如金·窦汉卿著的《针灸指南·气血问答》中介绍:“以大指次指相结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就是左捻针,即拇指向前,次指向后为补;右捻针,即拇指向后,次指向前为泻。《标幽赋》中所载的“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面补暖”,就是右为泻、为迎,左为补、为随、又将捻转补泻与迎随补泻互相结合。对此,《针灸问对》中所载的较为具体,如对上行经脉(手三阳、足三阴、任脉)左转顺经为补,右转逆经为泻;下行的经脉(手三阴、足三阳、督脉)右转顺经为补,左转逆经为泻。目前临床所常用的是:
补法:先将针刺入穴内,得气以后,在左右反复捻针中,当左转(拇指向前、次指向后捻针)时,拇指向前比次指向后的角度较大,用力较重为补。如结合迎随补泻,针上行经穴(手三阳、足三阴、任脉)时,使用上法为补;如针下行经穴(手三阴、足三阳、督脉)时,使用上法为泻。
泻法:针刺穴内得气以后,在左右反复捻针中,当右转(拇指向后、次指向前捻针)时,拇指向后比次指向前的角度较大,用力较重为泻。如结合迎随补泻,针上行经穴时,使用上法为泻;如针下行经穴时,使用上法为补(表3-4)。
(3)提插补泻:此法早见于《灵枢·官能》篇中:“微旋而徐推之”为补,“深而迎之”为泻。《针灸大成·丰南李氏补泻》所载:“提者自地部提至人部、天部,插者自天部插至人部,地部。又说:“凡补针先浅而后深入,泻针先深入而后浅,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这是说入针按天、人、地三部由浅而深,三进一退,紧按慢提为补;出针按地、人、天三部由深而浅,三退一进,慢按紧提为泻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表3-5)
补法:先将针迅速刺入天部,得气后,将针向同一方向抢转(拇指向前,食指向后为补)数次,其次再将针分层紧按(插)至人部和地部,与天部同样在得气的基础上各捻针数次,操作完毕即将针缓慢地提到天部,完成所谓“三进一退,紧按慢提”的操作,稍停即将针拔出体外。如病情需要,可将针提到天部,再由天部开始同样地再作几次。
泻法:与前相反,是将针缓慢地刺入地部,得气以后,将针向同一方向捻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为泻)数次,然后将针分层紧提至人部和天部、与地部同样在得气基础转数次完成所谓“三退一进,紧提慢按”的操作,稍停即将针提出体外。如病情需要,可将针插入地部,再由地部开始同样地再作几次。